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要点

【政治学习方法】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对于思想政治的考研,需要掌握哪些重要知识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要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要点: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的基本内容

  (1)法律制定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3)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4)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1)本质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B.法律是由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特征

  A.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C.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来实现的;

  (2)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根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

  (4)强制作用。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

  (5)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

  A.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B.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

  C.通过表彰法治建设的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要点:道德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定义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

  1、正确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

  2、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品质中新旧道德观念的矛盾;

  3、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4、适应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的需要。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衿;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四、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2、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德精神,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4、以辩证的否定观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拓创新、融会贯通。

  5、对个人而言,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要点: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最好的职业并非总是由最佳的人选取得,但总是由准备得最充分的人获得,大学毕业生们要在变革迅猛、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有较强适应性的就业观,以此为基础,才能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创业的信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惟有如此,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的无论是社会巨变的惊涛骇浪,还是颂古非今、优胜劣汰的急流险滩,都能够搏击自如、游刃有余。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人的一生都包括着多种内容,都将从事多种活动,如学习活动、职业活动、社会活动、娱乐活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等,其中职业活动是最重要的内容。从时间结构上看,人们投入职业生活的年龄一般在23岁左右,而退休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中间经历近40年,占据了人生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从生理状况看,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最发达、体力最旺盛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段光阴。因此,职业生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一般都要终生的或较长时间的从事某种专门的社会工作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并以此作为自己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这种社会工作就是职业。美国著名职业学家萨斯认为,职业是人们为了获得经常性的稳定的收入而从事的连续性的具有市场价值的活动,并由此决定了从事该项活动的人的社会地位。日本就业问题专家保谷元朗也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贡献而连续从事的活动。我们认为,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劳动类别,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活动,体现出劳动者不同的社会身份与角色。这种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它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人们通过职业来获得报酬,以维持个人和家庭成员的需要,并由此满足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因此职业是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最一般的表征。

  人的一生与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生活不管从时间跨度上,还是活动内涵上都是人生活的主体,在人的生命中占据核心位置。一个人总希望工作顺利、事业发展、生活幸福,但能否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往往决定于关键的几步。从某些意义上说职业选择就是选择将来、选择人生。

  由此可见,职业活动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心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多数人主要通过职业活动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创造效益,做出贡献,从而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人的一生而言,从事职业的时间是创业、立业,体现价值,奉献社会的“最宝贵时期”,是人生最旺盛时期的主要活动,其效果如何,关键又取决于前期的准备。因此,要使自己一生的职业活动过得辉煌,职业的准备、选择、实践是关键。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知识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