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语文复习知识

【九年级语文】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9年级语文复习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9年级语文复习知识(一)

  1.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4.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5.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6.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7.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10.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9年级语文复习知识(二)

  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2.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

  3.深恶痛疾:最厌恶最痛恨。

  4.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5.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6.姹紫嫣红:形容颜色好看。姹。嫣,娇艳。

  7.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断。

  8.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9.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10.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11.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9年级语文复习知识(三)

  记叙文文体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8.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9年级语文复习知识(四)

  议论文的文体

  (1)记叙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

  A.看文章的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②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明确道理论据要注意:描述性的话,即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论据。如《俭以养德》中所用的鲁迅和高尔基的话都是描述性的话,鲁迅的话展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作风;高尔基的话展示了列宁节俭的生活作风,二者都是事实论据。

  ③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按其中心论点的出现部分可分为两类:

  A.演绎论证:即中心论点出现在开头,先摆论点,后摆论据,也即议论文常用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谈骨气》就是这种论证过程。演绎论证是把论点放在开头,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使所论证的观点主张更突出,旗帜更鲜明,使论据的选择有理可依,紧紧围绕中心。

  B.归纳论证:即是摆事实,再得出结论。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提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儒家教育理论、中国教育现状、科学发展进程、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等。其间列举了反面事例,如王阳明的观点、自己在美国长大学物理的事例;也举了正面事例,如对竹子的正确研究方法等事例,最后自然而然地归纳出本文的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种论证过程,以真实可靠的道理和事实开路,水到渠成,得出论点,使人不可辩驳。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一篇立论文。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引论”又叫“绪论”,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好的引论应当简明新颖。

  “本论”又称“正论”,是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好的本论应做到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严密紧凑。就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没有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

  ②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重点,而另一方面用墨较少,只作陪衬。

  ③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深入。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总分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之间的分论点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

  “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后,与引论相呼应。好的“引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知识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