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范文

【九年级地理】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试卷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范文(一)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1、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各试题覆盖了初中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如经纬网图、地球公转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统计图等),所以覆盖面较广。重点强调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实践能力

  在本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的选择题和综合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紧密结合社会时事热点问题

  本次考试关注社会文化问题,如26题考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第10题,欧洲联盟;还结合情景考察基础知识;综合题42题,日本地震的问题;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对试卷的各小题进行分析,及对全区各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进行分析,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尤其是七上的知识,得分率最低的选择题2、3、5题综合题的41题中的(1)(2)小题,这些都是地理的基本知识,其中尤其是地球地图知识。从此处可以反映出地球地图知识的难度在初中阶段确实是较大的,因此对这些难点,我认为一是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加大训练力度,达到熟练运用,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如45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各地理区域名称都能填写,但综合起来,秦岭淮河的分界不能说出更多意义。没有考虑到各区域的具体特征来准确答题。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轮廓掌握不太确切,应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或地图册上查找这些内容,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要抓住问题中重要的信息点和关键词,二要提高学生运用现成的资料和地图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运用地图的能力,三要在平时的作业反馈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第41的(4)小题,42题的(3)小题和45题的(3)小题等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好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好教材中的内容文字、地图和活动三者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地图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读图的空间,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在地球和地图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4、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纵观整张试卷,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在复习时教师要针对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地理的知识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地图,做到学的扎实,用的灵活。

  初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范文(二)

  一、 试卷特色

  1,凸显学科特色, 紧密联系地理图表

  模考试题突出表现了地理“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全卷共有9图1表,每一小题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地理图表。强调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在地图中的定位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对地图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相应的考点都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图”字尽显学科特色,囊括全卷。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间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等内容。

  2、联系时事热点,体现地理学科的时效性

  “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这是试卷发出的一个朴素的声音。试卷联系近期国内外热点事件设置,彰显时效性。如:综合题第1-4题联系2013年6月15 日俄罗斯发生陨石坠落事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了经纬网、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的判断、大洲的分界线相关知识;第11-12小题联系我国新开通的京广高铁考查了铁路线和中国政区图的相关知识。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教师今后的教学有很好的提示和导向作用。

  3、强调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地理素养,不增加学生记忆负担。

  该卷靠记忆得分的题很少,几乎每一分都必须从图中获取信息、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来解决问题。如5-6题图中给出“湖北省宜昌市地理地形图”依据图名和图中地形图分析宜昌市宜发展农业部门及适宜种植的经济林木。只通过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的,学生必须经过获取图文信息分析理解方能解决。

  二、命题建议

  显然,要想在有限的30分分值内考查初中地理这一学科的知识、能力,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给命题人出了一个难题。这份模考试卷命题人显然是花费了一定心血的。通过分析本人认为此试卷存在以下问题:

  1、试题覆盖的知识面不全,知识考查点重复。

  本套试卷重点考查了经纬网、地球的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大洲与大洋、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知识点,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是没有涉及人口、聚落、语言、宗教、环境、资源等知识点,没有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内容。然而工农业发展方面却出现了8次共计9分,分别是选择题的(5)、(6)(10)小题综合题16题的(2)、(3)(4)及17题的(2)、(3);气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5次:选择题的(3)、(7)、(9)以及综合题的16题(2),17题的(1)。

  2、试卷综合性较差,如选择题1题只考查一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差,第2题只考查地球的公转。第4题只考查亚欧的分界线。选项综合性不强,也影响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 三本试卷难度系数;基本知识技能16分,中等难度10分,难度较大4分。

??????? 四、成绩及数据分析:

  1单选题

  2 综合题部分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识图定位能力差,地图落实不到位

  如单项选择第2题地球的运动,第9题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16题第2问,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失分较多。第16题考查中国 邻国巴基斯坦 自然地理特征,图的识别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失分较重。如印度河的流向,巴基斯坦的地势特点,种植棉花的不利因素,及降水的影响的因素,另外,最后一题 ,考查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在答地形时,分不清高原和山地的特点, 有些学生

  2、对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地理条件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力理解不到位,如 16题影响巴基斯坦种植棉花不利的自然条件学生不知答什么,17题湟水谷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学生均失分较严重,或表述不明,或理解不清。 。 3、审题不清,分析判断能力差

  学生做题逻辑不严,思维混乱。主要表现在:审题不清,难以破题;简单罗列;只言片语,难以自圆。如探究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多有偏差,不能准确把握题意,在答案的组织上逻辑混乱,理论与材料的结合体现不出来,,表达不够明确,评卷教师看后感觉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青藏地区的河谷农展的有利因素 ,学生抓不准关键词由果到因分析。错别字多,答题用语不规范的问题较突出,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 复习时加强主干知识和重要地理事物位置的准确记忆。 2、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读图。不仅要知道铁路干线,而且要在地图上准确定位。也就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抓基础教学的同时,重点放在地图的研究和练习上。 3、教师应规范自己的教学用语。学生的错别字,表述不清,词不达意,不用专业术语等现象,很大责任应归咎于教师自身的言行。教师平时上课养成多用专业术语,语言表示清晰,逻辑性强,学生自然就会受到熏陶,潜移默化中养成规范用语的习惯。 4、地理教学应联系生活,联系时事热点

  5,进行专题练习,提炼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比较归纳能力,将基础知识过度到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顺利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

  6,最后以训练为主,提高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初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 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20分,考试时间2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次试卷有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地理的习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起到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知识点覆盖面广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各重要知识点,重要区域,如七年级上册考查了经纬网、地球公转、等高线地形图、下册考查了亚洲、美国、欧洲西部、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知识点;八年级考查了我国的位置、行政区域的划分以及地形的相关内容,覆盖面大。

  2、重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认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地理问题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学生的基本能力就不能升华为综合能力。如七年级下册以世界各重要国家和区域为重点,琐碎的知识点很多,试题都着重考查了这些主干知识。把核心知识的考查放到了首位,保证了考试的有效性。

  3、重视对地理图表的考查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对地理图表的阅读、提取、分析、推理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学好地理的工具。试题中较多的题目配用了相应的图表,呈现了“无图不成题”的局面。图表的设计,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判断、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思维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法的形成。如七年级下册对欧洲西部的考查,通过欧洲西部轮廓图和部分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分析相关内容。这样既彰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又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过程和形成过程相一致。

  4、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综合性强

  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考查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社会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解决简单地理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3题,考查根据地球的公转位置判断其他区域的地理现象,把相关知识整合、迁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性较大,综合性强。

  5、联系生活,设置情境,体现“开放式课堂教学”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套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七年级下册考查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联系最新时事2010年10月25日印尼发生的7.2级地震;

  二、成绩分析

  1.总体情况

  (1)考试成绩。本次测试,从总的情况上看较好,

  (2)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较大。最高分可达20分,最低分6分以下,学生分化较严重。

  2、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考试中,综合起来看,学生在答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地图知识薄弱;三是地理思维能力欠缺;四是审题能力较弱;五是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需要加强;六是非智力因素影响成绩,如写错别字、粗心大意等。

  3、原因分析

  (1)试题以能力考查为主,综合性较强,针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较低,试题的难度有点偏大。对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率低;综合题4题对美国两段高速公路工程的分析,因学生缺乏知识整合能力,是得分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教师在教学上存在观念陈旧,教学着力点把握不正确等诸多问题。如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地理思维训练和地理基本能力培养;对学生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关注不够;由于地理教师每人所教班级数量较多,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不够,与学生交流太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

  (3)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心态,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导致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不扎实,读图、判图、用图,知识迁移基本能力比较差。

  三、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发展地理学习能力。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知识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