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 2016-03-20本文已影响

  随着高考的接近,考生要怎样复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之端正心态

  有不少同学认为语文提高比其他学科慢。这实际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不行;但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有些同学语文成绩提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进入高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投之于木桃,报之以琼瑶”。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同学们只要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大家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之回归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考往往选取教材中的主干核心知识作为考查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说,重视教材的复习是练“功”,而做精选试题是练“武”,正所谓:练武不练功,到时一场空。因此,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锤炼基本功,功到自然成。具体来说,我觉得复习教材应抓好以下两方面:

  1、古诗文 对于文言文,要掌握老师点到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要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要熟练掌握120个实词的常见义项;要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法;要背诵并默写考纲要求的文段。

  对于古诗词,要背诵并默写所有诗歌;要弄清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2、现代文 要重视字词“音形义”的积累;要尽量地从结构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理解文章;要做写作方面的积累,如积累精美文段、名篇名人、文学形象等。

  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之建素材本

  语文考试范围极广,语文复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大家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作文素材积累本,一个是基础知识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成语、病句等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对自己在学习中难以理解或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要详记,特别要写明经过自己苦心钻研而悟出的体会和窍门。日后一翻,会豁然贯通,省时省力。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之抓好阅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高三时间宝贵,建议不读流行小说、青春小说。不妨读一些中外名著快读或导读之类的辅导书籍,或读一些浅易英文版世界名著,这样既学习了英语,又了解名著,一举两得。建议每天拿出30分钟浏览报纸杂志,如《南方周末》《散文》《杂文选刊》《做人与处事》《格言》《青年文摘》《读者》《读者俱乐部》等。适当做些摘抄,为写作储备素材。

  写作素材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1)它的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材料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2)还要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应尽可能地涉及不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还要注意它的新颖、别致,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50个左右时,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再也不会怕高考作文了。

  坚持按一定规范写作。应至少半月写一篇习作,周测的也好,自己找的也行,但一定按平时所学的规范来,如标题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行文如何等等。可以说,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千锤百炼。

  江苏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之连练边悟

  在这一年中,我们要做适量的考点练习和综合练习。大家,一要认真听老师讲解的每个考点的解题规律、技巧,并与实际做题过程相结合,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法宝;二要养成规范的做题习惯,如用笔在题中、选项、原文重点处勾画;又如分配好各大题做题时间,掌握考试的节奏。语文的小题分值较小,同学们做题一定要注重细节、分分必争,这也丢一分,那也丢一分,合起来也许就是10分8分。在这里“书写”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大家都知道,现在实行的电脑阅卷,是把试卷扫描到电脑上,在电脑屏幕上进行阅卷的,如果字体潦草,字迹模糊,势必会影响阅卷老师的阅读,甚至还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那么,一份字体潦草的试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差的印象,会影响得分的。有些同学认为练字太难了,但是大家想一下:练好字就可以提高分数,而且还不只语文一科受益,你究竟练还是不练?所以说,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练就会有所得!还有一点不得不讲的就是要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乐于向工具书请教的好习惯。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帮手。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知识,还有助于识记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还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同学们应该准备《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在日常复习中,有效的利用好工具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的复习其实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独立思考领悟,在于长时间不放弃的刻苦攻读。只要你抓紧高考前的每一天,坚持到底,胜利一定属于你的。

  有关高三语文复习方法推荐:

  高考语文复习越来越规范化、序列化了。打开各种网站,有关高考复习的信息目不暇接,这些信息虽然有的相当重要,但其中也有不少都是扰乱视听的,越看越摸不着头脑,越看越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语文复习面广量大,如果仅仅是纯粹的就语文考点讲语文考点恐怕见效不大,尤其是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多大的改观。很多老师用加大作业量、延长在校时间的方法来进行语文复习,短期内效果会较为显著,但时间一长,收效就每况越下,到高考前夕甚至会让学生越学越怕,越学越死,不能举一反三,更不能日益自信。

  语文复习自有其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是高度吻合的,换句话说,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语文高考复习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习需要积淀,语文复习必须关注这样的积淀,不能为复习某一点而不及其余,要有整体观、全局观,应试是必要的,但如果陷入应试教学就南辕北辙了。复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巩固所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形成该形成的能力,为将来的更高一阶段的顺利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终身学习、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现在一般把高考语文复习分为三轮,每一轮复习都是有所侧重的,每一轮的复习不仅要讲究针对性,也需要强调联系性和有效性,但时下的很多高考复习第二轮资料都是“以练代讲”的多,主要体现于题海战,这恐怕是不适宜的。实际上,在高三复习的全过程中,真正做完整试卷的时间不宜过多,有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数十套卷子给学生做是万万要不得的,一来学生的时间有限,顾此就会失彼,其他学科也需要学生花时间,二来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或应付心理,越做越不想做,越做越不动脑筋做,三来缺少反省的机会,越做越机械,越做越钻牛角尖,能力上不去。其实,语文的有效复习应建立于三大方面,一是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基本功,有广阔的阅读视野,形成一定的阅读经验;二是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有文体规范意识,一方面有智慧思考、灵性表达的能力;三是具有答题的规范意识,对各种题型的答题要求了然于胸,不能该拿到的分眼睁睁就失去了。对“答题规范”的复习迎考训练所花的时间应该是有限的,临考前的数周内可以通过做几套完整的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很容易搞定,尤其是只要教师真正心中有底就会迎刃而解。真正难复习的是前面两方面,需要给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读、自写和自悟,这当中当然不能缺少教师的精心辅导,更不能缺少语文教师的合理安排和宽广的胸怀。但此复习的层面上讲,第二轮复习需要讲究的策略就必须是居高临下的。

  如果说“一轮复习”是唤醒沉睡的记忆、进行知识梳理、构建考点系统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从全面的基础性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的阶段,目的在于将基础知识升华为能力,总结规律、优化思维,熟悉高考题型与命题特点。“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熟练掌握知识结构,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二轮复习”还需熟悉题型板块,强化考点体系,掌握解题方法,在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上下功夫,尽量做到既“对”又“快”,形成初步的应试技巧,因此进行高考板块的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是“二轮复习”阶段极为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不变的内容,而且要特别留意试题变化之处,对不变的要稳打稳扎,对变的则要用心推敲,研究其“不离其宗”之“宗”的所在。在进行板块专项训练时,要有条不紊,尤其要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努力构建“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体系,在练和思上培养独立性,注意补短,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心,提高自信力;在进行综合训练时要强化时间意识,弄清弄懂各题考查范围、考查特点等,注意答题规范,把握答题思路。当然,教师要积极主动走近学生,认真仔细地做好训练指导工作,注重练习后的总结、巩固和提高。

  这里强调“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不是说多多益善,也决不能以练代讲,一定要精心筛选,以一当十,需要做好认真细致的知识分析和能力解读,虽然考试说明上已经讲得很明确了,但学生间的差异确实非常大的,因此“训练”之后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训练材料,不仅要认真批阅,更需要进行高度“典型化”“个性化”的剖析,舍得花时间进行迁移性讲解,讲解时尤应更多关注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并研究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积累阅读的经验、积累写作的经验、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积累规范思路的经验等。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知识 版权所有

回到顶部